第十四章 戚家军、白杆军(1/3)
在朱检中、这是一份户部关于辽东军饷的财报,中的内容却让人瞠目结舌。
自万历十六年、到泰昌元年,支出1051万5723两。
算下来,就是30个,均每个35万两的支出。
按照边军兵一员、年12两,而在京卫所无家小仅有5.6两的军饷来算,仅仅辽东一镇,每个支出的军饷就能养35万大军。
当、军饷不能这算,毕竟培养军的种装备是十分昂贵的。
按照《纪效书》中培养三個车营需要10万两白银来算,一个车营三千人、三个车营千人,每年十万两的支出不高。
每个35万两,一年就是420万两,哪怕考虑到货膨胀,物价翻倍,420万两,也足够养21个车营,也就是63000名军。
这还是用戚继的标准来培养的军。
如这样的军队出现在辽东战场上,说能不能守住辽东,就连奴的祖坟都能给他扬了!
花了上千万两银子,却培养出了一支无法和后金面野战的军队,朱检都不该怎说了。
他当为什会花费这多钱,有两个字“粮食”。
辽东自从高淮乱辽之后,辽人对朝普遍不信,宁可投靠蒙古和女真,也不愿在辽东屯垦。
这是万历留下的锅,这导致了辽人逃,三万辽人无法养定额军队有六万的辽东镇。
辽东没有足够的地方财养军队,就能靠他地方转移支付,而这个目标就到了皇帝的内帑,也就是内承运库上。
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后,朝在辽东镇投的银两,等于他八镇加京营的总和。
这万两的缺口,有靠皇帝的内帑填补。
朝皇帝的内帑,每年收是六万两,占朝财的30%。
不过内库大多数时候都需要补贴朝廷,例如朱检爹朱洛刚上台就从内帑拨两万两填补边军饷。
可这样操作后,却需要户部和兵部再拿出一笔钱去买粮食,为末的低温,方粮食产能不足。
同一时间,辽东一石粮食一两,方江浙一带许才,湖广有三多。